科创 · 人文 · 生态
人文科技创新门户!

潘蓉:新时代核安全的“守护者”

/ 胡月

生活中,她是一位可爱的妈妈、妻子、女儿、也是儿媳。

工作中,她是一名“一丝不苟”的核安全审评人员。

她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三八红旗手、中核总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曾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她带领的团队获得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创新团队奖。

她长期奋战在我国核电工程结构和厂址安全评价与研究工作岗位上,在平凡的岗位中,她转换好各种角色,努力做好一名新时代中国的核安全守护者。

她就是“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厂址与土建部主任潘蓉。

敬畏核安全,审评工作马虎不得

对团队里的科研人员,潘蓉经常说,“要敬畏核安全,审评工作马虎不得,提出问题要严谨细致,要脚踏实地,深研专业,争取成为某个方向的专家”。

潘蓉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以身作则,在繁忙的业务工作之余,还在攻读博士学位。

她和年轻人亦师亦友,大家都称她为“潘老师”。针对业务能力提升,潘蓉分批次派遣年轻技术人员到核电设计院培训学习;邀请资深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结合审评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讨。

为加强审评的深度,提高校核计算和独立验证能力,她积极配置计算软件系统,逐步配齐了ANSYS、LS-DYNA、MIDAS、SASSI等结构专业分析软件。目前,在核电厂核岛厂房结构的动、静力有限元分析计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为提高审评国际视野,潘蓉带领团队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法国IRSN、美国NRC等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通过中欧合作项目派遣驻外学习交流。

同时,作为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构筑物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钢结构协会核电钢结构分会理事长单位和中国核工业勘察设计协会厂址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为了提高核电厂建构筑物安全分析和评价的技术水平,潘蓉负责主办的“中国国际核电厂建构筑物可靠性与抗震性能评价技术交流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为行业科技人员提供了广泛交流的平台,为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017年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第25届世界核妇女大会,潘蓉向大会报告了我国核安全监管工作中优秀女性的突出贡献,为我国核安全行业职业女性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潘蓉在长期从事核设施建(构)筑物安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先进核电工程建设的重大需求,率领项目研究团队通过设计理论创新、施工技术攻关和实际工程应用,成功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大型模块化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创立了我国核电站大型模块化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从材料、设计、施工到质量验收的全套标准体系。

作为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提名项目“先进核电站大型模块化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及应用”负责人,潘蓉明确项目研究目标和总体思路,协调组织项目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同时,还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核电站大型商用飞机撞击防护技术要求,主持了大型模块化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技术研究。

提高攻关能力助力核电安全监管

核电厂址是国家保障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战略实现的必备稀缺资源,正确选址是确保核电安全的第一关。

核电厂选址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而且条件苛刻,要综合考虑地震、地质、气象、水文、交通、爆炸和飞机坠毁等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也要充分论证核电厂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

核安全有关构筑物是核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核电厂中的系统、设备、部件提供支撑和保护,特别是混凝土安全壳是核反应堆的围护结构,也是核电厂安全防御体系的最后一道实体屏障,一旦安全壳结构发生劣化破坏,危害巨大。

作为“专家型”带头人,潘蓉研究员始终奋斗在业务第一线,紧密跟踪国际前沿技术热点。针对国家核设施厂址与构筑物安全技术需求,潘蓉研究员组织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形成整体攻关能力,申报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分课题“核安全相关钢板混凝土结构抗震技术研究”、“大型商用飞机恶意撞击问题的研究”和环保公益课题“中国沿海核电建设场址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核电厂外部事件安全裕量评估”等国家和省部科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比如,针对核电厂地震安全评价中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方法的应用、发震构造与弥散地震评价、我国核电厂设计基准限值以及设计输入地震动确定等重要技术环节,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核电厂地震安全评价技术准则以及与抗震设计相关的安全要求。

另外,较全面地对我国沿海地震海啸灾害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我国沿海核电厂址安全的地震海啸震源模型及参数;开发了分析越洋及近场地震海啸传播的数值模拟平台,并编制了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图。

系统地研究了核电厂址审查地震的确定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适用于我国核电厂址的地震安全裕量评估的思路方法;建立了完整的外部水淹裕量评估工作流程,提出了较为完善的以场景评估法为主、辅以PSA的水淹裕量评估方法。

开展了钢板-混凝土结构构件系统性试验研究,构建了钢板-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体系,创新提出核电厂钢板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提出钢板混凝土屏蔽厂房结构分析模型和方法,形成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GB/T51340-2018),填补我国核电厂钢板混凝土设计应用标准化的空白。

深入航空维护基地,通过实地扫描和模型转化,创建了可用于结构撞击分析的精细化商用飞机模型及信息数据库,为模拟分析给出了合理的撞击荷载、撞击参数以及设计对策,建立了考虑飞机撞击效应时的荷载设计标准,解决了我国核电站结构抵御飞机撞击作用的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国家核安全局编制《核电厂抗大型商用飞机恶意撞击评价管理办法》提供了技术支持。

跟踪前沿热点始终奋业务第一线

潘蓉及团队在核电厂大型商用飞机恶意撞击分析、钢板混凝土结构抗震技术、安全壳极限承载力评估和隔震性能分析等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方面已处于国内领跑地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其中“核电厂地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获2016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代核电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17年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提高第三代核电结构抗震安全性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获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因为贡献突出,潘蓉研究员2016年获得原环境保护部专业技术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在生活中,潘蓉也承担着重要角色,她努力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公婆,既是丈夫的贤内助,又是孩子的慈母和严师。2022年3月,为了支持国家重大工程核电站检查,她身先士卒,带领团队赴徐大堡核电站进行检查,检查工作完成后,她接到了位于太原90多岁父亲急诊入院的电话,由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潘蓉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带领团队线上开展相关业务审评和重大专项科研工作。

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潘蓉仍坚持“核安全永远在路上,技术创新永远无止境”信念,她瞄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核能安全研究、核电建造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化等领域继续攻关,在保障我国核安全工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赞(0) 打赏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